人大公众号

任前法律考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报 > 公报2009年第四号
关于“高度关注就业问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2009年12月22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孙中华
发布时间:2010-05-21 10:51:14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淄博人大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市十三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提出“高度关注就业问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议案”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对照议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逐一研究政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促进了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下面,我受市政府委托,就议案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在保增长、促发展中扩大就业

经济发展是就业的“源头活水”。今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省、我市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抓发展中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取得明显成效。截止11月底,全市实现新增就业再就业10.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8%。

一是在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中增加就业。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促进就业的主渠道,通过政策支持、小额贷款担保、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强有力的措施,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比翼齐飞”,国资、民资、外资“三足鼎立”,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发展的格局,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成为重要的就业渠道。目前,全市个体工商业户达到95870户,从业人员达到17?2万人;私营企业达到26831家,从业人员达到32?9万人。

二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增加就业。一方面,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66亿元,全年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4亿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突破100万亩,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5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6%,农产品出口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逆势增长,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着力加快城镇化步伐。着眼“中心凸显、十字展开、组团发展”,组织实施了28项城建重点项目,提升了城市功能,带动了社会就业;实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城乡饮水同源同网、小流域综合治理、冬春水利基本建设、村村通油路等一系列工程,创造了大量农村就业岗位。如农村饮水工程每投资1亿元就可以解决600多人的就业;桓台县通过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不仅与之相配套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村居协管员得到增加,还创造了许多提供相关服务的间接就业机会。同时,策划实施了总投资200亿元以上的“两区三村”改造工程(棚户区、老旧工矿居住区、城中村改造,城郊农村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初步取得了扩内需、促统筹、拓空间、增就业的多重功效。

三是在实施重大项目中增加就业。着眼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项目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今年以来,全市共策划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989个,亿元以上的286个,10亿元以上的30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是2008年的2倍以上。有230个项目列入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07个项目列入省调控资金项目,267个项目列入省产业结构调整振兴规划,19个列入省扩内需急需建设项目。经过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全市经济二季度开始企稳回升,三季度进一步向好并不断巩固。特别是工业作为全市经济的命脉,在一系列综合措施的实施和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截至11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1%、63.8%,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局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四是在落实困难企业帮扶政策中稳定就业。我市在全省较早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稳定就业岗位的12条措施,制定了失业应急预案和规范经济性裁员办法,完善了用工备案和裁员备案制度,指导企业严格规范裁员行为。同时,积极落实帮扶政策,为企业减压降负。从今年4月1日起,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1个百分点,阶段性降低了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缴费率,今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2亿元;同时降低了个体参保人员最低缴费基数,减轻其缴费负担2.2亿元;通过失业保险金对困难企业给予帮扶,分三批对71户困难企业14675人落实社保补贴2415.4万元。这些措施的实施,共稳定企业就业岗位3万多个。截至11月底,全市共为36869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0139万元。

二、坚定不移地抓好大学生就业

全市各级政府把抓好大学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突出位置,进一步完善政策,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不断强化就业服务,取得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共接收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1.68万人,实现就业1.37万人,就业率达到81.55%。

一是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今年4月份,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淄政发〔2009〕27号),提出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8项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尤其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同时,围绕以创业带动就业,制定完善了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设立了1000万元的市级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

二是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认真实施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并扩大项目范围,今年已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162名、选聘16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目前正组织选聘100名高校毕业生到社区服务,选聘94名符合条件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全科医师培训。加大对特困家庭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力度,设立了500万元的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资金,省、市两级政府为682名我市生源的特困毕业生每人发放了500元求职补助,市政府还购买了130个公益岗位,专门用于特困生和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就业。认真组织开展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工作,今年新建市级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5家,累计达106家,安排2000名未就业毕业生参加了见习,1000名毕业生参加了培训。同时,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连续5年,每年拿出不低于10%的征兵指标,用于征召派遣期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今年共征召200名高校毕业生入伍,并签订协议,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

三是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活动。结合创建创业型城市,开展了“激情创业校园行”活动,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成员深入高校向毕业生推荐创业项目,与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政策互动咨询,大学生创业成功人员现场讲解创业成功经验。全市建立了23处创业孵化基地,为进入孵化基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项目、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等“一站式”服务;确定了25家定点培训机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毕业生资源的作用,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需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今年全市各级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和高校共举办各类毕业生就业推荐活动近100场,1?4万余家用人单位参加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2?5万个次,达成意向9?7万人次。

三、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服务业对解决就业问题具有比较优势,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服务业多达1000个。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一系列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以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线,以培育壮大服务业“三大载体”、实施百项服务业重点项目为抓手,促进了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其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显现。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593?97亿元,同比增长11?8%;服务业占比达到33?16%,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到30%。

一是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为服务业就业提供保障。今年以来,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意见》等文件,在金融信贷、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方面对劳动密集型等服务业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了政策支持,为促进全市服务业就业建立了制度保障。

二是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积极落实“五年六千”新技师培养计划,组织实施“金蓝领”培训项目,完善技师、高级技师评聘办法,通过技能大赛形式挖掘高技能人才等,高技能人才队伍有了较大增长。目前,全市高技能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6?4万人,为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三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化对就业的带动作用。1—11月份,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421?4亿元,同比增长49?7%,15个重点园区、55家重点企业均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淄博保税物流园、鲁中国际物流港等百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科技信息、商务服务、房地产等支柱产业呈现良好增长态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批发市场、提升改造工程、农超对接试点工程等取得了积极进展,切实提高了服务业发展水平,带动了就业增加。明年全市百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40亿元,建成后将增加服务业从业人员4万人以上。


四、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工作

我市自2006年9月开始,在张店、临淄、沂源三区县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积累经验后,目前正在全市范围推开。同时,围绕解决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建立了帮扶制度,强化了工作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积极搭建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框架。近年来,根据上级精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充分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等有关文件,取消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各种限制性规定,取消了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和外来人员就业证,实行统一的用工备案和就业登记制度,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公平就业。

二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为契机,着力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服务网络。目前,全市106个街道(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并配备3名以上专兼职工作人员,具备求职登记、发放失业证等32项职能,有696个社区(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统一使用“劳动99”三版软件,实现了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同时,以人力资源市场为载体,推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再就业援助、困难群体帮扶等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就业的功能。

三是有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进城务工人员专门窗口,免费向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提供职业供求信息。建立了以区县就业办为龙头、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为主体、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为基础、民办职业中介机构为依托的劳务输出网络,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特别是通过打造沂源县和桓台县的劳务输出品牌,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其中沂源县“沂蒙山”劳务品牌与北京、上海、青岛等地的30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被评为山东省首届十大劳务品牌之一。

四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援助制度。把就业困难人员作为就业帮扶的重点对象,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等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目前,全市已先后开发交通协管员、环保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2559个,其中,社区公益型岗位1450个,政府购买的公益型岗位1109个,专项用于解决“4050”等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2007年以来,把解决城乡“双零”家庭成员的就业问题作为就业援助的重点,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开展专项服务和结对帮扶等措施,建立起了动态援助机制。目前,全市累计认定城乡“双零”家庭1025户,安置就业1174人,实现了“限时就业、稳定就业、动态为零”的目标。近5年来,全市累计支出再就业资金1?5亿元,有16?5万人次享受到补贴政策;今年1—11月份,市财政支出就业资金2254万元;累计为1574户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3438万元,为815户贷款户贴息185?7万元,累计带动818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五、进一步加强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建设

人力资源市场是促进就业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动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促进就业的功能进一步显现。

一是着力完善硬件设施。随着2008年桓台县人力资源市场和2009年临淄区人力资源市场的相继投入使用,各区县都已建立了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设立了一台五区服务窗口,基本达到了“六统一”标准,能够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档案管理以及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一站式”就业服务。市人力资源市场于今年11月初搬迁至市直机关第二综合办公楼后,设立了总服务台、远程洽谈(群体指导)室、职业指导室、客户服务室,开通了21个服务窗口,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柜员制”服务。同时,大厅内安装了电子叫号系统,设立了等候区、便民服务区、填表处,为企业、求职者和失业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舒适、温馨的办事环境。

二是着力提升就业服务水平。重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市、区县联动每年都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促进就业工作开展。今年以来,相继开展了再就业援助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系列活动,共举办专场用工招聘会88次,办理用人单位登记2058个次,登记招聘岗位19万个次,有效发挥了人力资源市场的就业平台作用。

三是着力规范市场用工行为。注重强化对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的监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开展了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和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两个专项行动,查处违法单位230个,为2583名农民工补发拖欠工资749万元。

六、建立健全就业工作协调机制

市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31个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分析问题,制定措施。市政府与区县政府每三年签订一次目标责任书,定期对区县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每年组织一次考核和通报。今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就业和加强农民工工作的通知》等4个政策性文件,市直有关部门制定配套政策10余个,对就业优惠政策进行了延续、拓展和创新,建立健全了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体系。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加大工作协调力度,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格局,促进了全市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12333劳动保障咨询热线,及时发布有关就业政策,掌握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宣传就业创业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为就业工作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虽然我市的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就业压力依然很大,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就业问题仍不容乐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统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社会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确保全市就业局势持续稳定。

版权所有 : 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9053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