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公众号

任前法律考试

东方风来满眼春 为使奇葩绽新姿
——桓台县人大常委会助推文化旅游示范县建设纪实◇ 孙 海 峰
发布时间:2010-05-19 14:21:35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淄博人大

随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诗坛领袖王渔洋故居修复工程的开工,总投资5000万元的桓台古县城保护开发一期工程正式拉开帷幕。这既是桓台县委、县政府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顺民心、遂民意,大力实施民心工程的生动写照,也是桓台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县文化旅游示范县建设,发挥职能,积极监督,强力助推的结果。

桓台古县城有近800年的历史。古城内存有四世宫保坊、王渔洋故居、忠勤祠等众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文古迹,底蕴厚重、资源丰富,极具文化保护开发价值。过去,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古县城保护开发一直滞留在规划论证阶段,未能实现实质性突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以古县城和马踏湖湿地保护开发为载体,加快推进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倾力建设文化旅游示范县的工作目标,并要求尽快实现由规划到建设的实质性突破。围绕这一工作大局,桓台县人大常委会主动有为,全力助推,积极开展视察调研,认真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提出了“高端策划、精心规划、有序推进、迅速突破”等建议意见。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支持推动下,县政府加快编制《古县城保护与旅游规划》和《古县城一期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全力加快以王渔洋文化为主题的古县城文化抢救挖掘和整理修复。坚持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协调互进,实现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相得益彰、共同促进。遵循多留遗产、不留遗憾、修旧如旧、修旧如故等原则,坚持外部建筑与景观设计、景点绿化与建筑风格相协调,并加大王渔洋历史文化挖掘的深度与广度,使建筑硬件与文化内涵底蕴的和谐统一,真正将古县城保护开发打造成桓台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知名品牌和三产服务业的亮点工程,再现“重学崇儒、尚书府第”的古城风貌。古县城保护工程开工伊始,县人大常委会亲临施工现场专题调研,并提出了“遵规划、保质量、保进度、保连续建设”等建议和要求,再次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发挥出积极的推动作用。

桓台县人大常委会在全力助推古县城保护开发的同时,还对该县马踏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项目同样关注。按照县委、县政府“一个中心、四个片区”发展规划,县人大常委会大力推进马踏湖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先后组织两次专项视察调研,主任会议专门听取工作报告,并提出了立足湖区地缘优势,突出片区特色,明确功能定位,着力做好生态功能修复与科学有序开发双措并举等建议,力促湖区保护开发和旅游产业做优做活。县政府及有关单位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建议意见,自去年以来,已对植株老化的低效苇田实施芦苇复壮800亩、退耕还苇600亩、退田还藕500亩,力促恢复自然、和谐的原生态湿地风貌。同时,因地制宜,独具匠心,河内植藕,岸边插柳,创建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美化景观带。整合现有旅游资源要素,实现保护区内五贤祠、水上公园、齐王阁等现有三处旅游景点的连片开发。同时,牢固树立“文化是旅游之魂”的理念,挖掘马踏湖浑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创意文化旅游品种,除突出做好环湖荡舟生态游外,还强力推介民风民俗体验游、历史典故追思游等崭新旅游品种,不断提升文化对旅游工作的承载量。每年“五一”至“十一”期间,生态保护区还举办马踏湖民俗风情旅游节暨荷花灯会,年接待各地游客近百万人次。另外,该保护区还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湖内生长的蒲、苇、柳等水生植物,大力发展各式传统手工艺品的研发制作。依托淄博瀛骏、祥峰工艺等工艺品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建成了公司加基地联农户的产品产销模式,力促小产品做成大产业。农家妇女精心编织的各式蒲垫、柳篮、屏风等工艺品,除满足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外,还漂洋过海赚洋钱,户均增收超5000元。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强力助推下,桓台县的文化旅游示范县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古县城所在地——新城镇成功摘取“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桂冠;马踏湖在已荣膺国家3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山东省湿地公园等称号的同时,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湿地公园,提升湖区旅游档次,倾力打造国家级旅游品牌。□

版权所有 : 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9053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