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公众号

任前法律考试

关于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情况的报告
—2009年10月29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树民
发布时间:2010-05-26 11:18:07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淄博人大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汇报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中期情况,请予审议。

    一、《纲要》主要指标完成进度情况《纲要》实施以来,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保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了预期进度要求。

    1、地区生产总值。2008年达到2316亿元,三年平均增长14.9%,高出规划预期增长目标2.9个百分点。

    2、地方财政收入。2008年完成114.69亿元,三年平均增长21.4%,高出规划预期增长目标5.4个百分点。

    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08年完成807.97亿元,三年平均增长22.8%,高出规划预期增长目标7.8个百分点。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年完成729.6亿元,三年平均增长19.2%,高出规划预期增长目标4.2个百分点。

    5、进出口总额。2008年完成56.9亿美元,三年平均增长22%,高出规划预期增长目标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36.33亿美元,三年平均增长21.7%,高出规划预期增长目标1.7个百分点。

    6、外商直接投资。截止2008年底累计完成12.76亿美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63.8%。

    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年分别达17629元和7364元,三年平均分别增长13.6%和13.7%,分别高出规划预期增长目标3.6和5.7个百分点。

    8、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的完成情况均控制在“十一五”规划4%和5‰的目标以内。根据今年以来的全市经济运行情况预测,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可提前一年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进出口总额下降14%左右,其中出口下降15%左右。按照这一趋势,如果明年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变化,预计到“十一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能够顺利完成或超额完成《纲要》目标。但是,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总额和出口两项指标完成年均增长20%的规划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困难。

    二、围绕《纲要》目标,扎扎实实开展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纲要》实施以来,紧紧围绕规划任务目标,全市上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锐意进取,开展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正确处理产业结构调整十大关系,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4.2∶66.8∶29调整为2008年的3.5∶64.8∶31.7。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粮食生产连续六年获得丰收。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0家,总数达到220家。生态农业快速发展,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81个,总数达到141个。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出台了工业结构调整十条意见。工业结构趋于优化,化工、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12?7个百分点,机械、纺织、轻工等工业比重上升了4.9个百分点。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工作进展顺利,已关停拆除机组32台、总容量46.775万千瓦,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任务目标的93?55%。老工业基地转型成效显著,成功创建新材料成果转化、生物医药、泵类、功能玻璃和先进陶瓷等五个国家产业化基地。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推进了一批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被国家确定为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城市,成功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和最具创新绩效城市行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5%,提前两年完成《纲要》任务目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85家,总数达到140家。深入实施名牌战略,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9个、中国驰名商标24个,总数分别达到30个和33个。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有12个省级以上经济园区通过国家审核。2008年全面启动了中心城区东部化工区产业布局调整。服务业快速发展,三年来全市服务业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传统服务业得到提升,一批国内外著名连锁企业落户淄博,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制定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意见和物流业发展规划,启动服务业十大重点推进工程,“三大载体”培育取得新成效,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39%,比2005年提高了5.19个百分点。金融业发展步伐加快,浦发银行等4家市外金融企业在淄博建立分支机构。

   (二)坚持以节能降耗和治污减排为抓手,生态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把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和命门,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节能减排责任制全面落实,推进了重点行业循环经济试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4.9%,2008年度获全省节能目标考核第一名。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设计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天80.5万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了全面禁烧的目标。深入开展治污减排、环境保护、土地执法系列专项活动,关停3800多家能耗高、污染重的土小企业。与2005年相比,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下降22.27%,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提高0.27个百分点,COD和SO2累计削减12.62%和16.39%。2007年生态市建设规划开始实施,2008年启动了新一轮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完成了孝妇河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四宝山生态修复、萌山水库污染治理、马踏湖湿地保护、淄河以及猪龙河综合整治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开工建设。城市绿化工作继续得到加强,完成了一批绿地园林和道路绿化,2008年全市城市绿地率达到35.1%,比2005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5.56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了4.76平方米。

   (三)坚持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为重点,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按照“四个原则”和“八个意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并报国务院审批。加大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三年累计完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17.74亿元,其中城市423.99亿元,农村93.75亿元。新城区建设稳步推进,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实现中心城区主次干道雨污分流,2009年对华光路、人民路等8条道路进行了改造建设。济青高速南线、昌国路立交桥、惠青黄河公路大桥、张博路附线等建成通车,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市体育中心等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行,新客运中心已经开工建设。晋中南部铁路通道过境沂源项目已经确定,山东省第五纵铁路淄博段完成规划设计。全面实施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和通广播电视的目标。2008年启动了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立了全覆盖、全时段的中心城区环卫保洁体制,城市形象明显提升。2008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1.75%,比2005年提高4.75个百分点。

   (四)坚持落实政策惠民生,社会事业和民生建设取得新成绩。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对家庭困难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一批中小学校,建成了淄博师专、淄博职业学院和原淄博科技职业学院新校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57处乡镇卫生院、1200处村卫生室、17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改造建设任务。稳定了低生育水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启动了文化建设五大工程,国家和省精品工程获奖数量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把促进就业放在保民生的重要位置来抓,制定了失业应急预案和规范经济性裁员办法,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实现五大保险市级统筹。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启动,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提高了城市低保标准,实现了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大力实施安康居住工程,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累计为7700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实施了“引太入张”、“两区三村”改造等一大批民生工程,推进了社会民生建设。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十一五”前三年,在城乡居民教育、医疗、保险、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为群众办实事34件,取得明显成效。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2008年荣获全国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实施了创建文明城市“四大工程”、文明淄博建设“十大行动”,成功创建全国红十字服务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再次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全市基本实现小康目标,正在向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目标阔步迈进。

   (五)坚持深化各项改革,较好地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老工业基地转型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先后完成华光陶瓷、万杰高科等4家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全面完成上市股份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新增上市公司3家,总数达到14家。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已有6家中小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实现融资8300万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区县域经济,2008年向淄川、博山、周村三个老工业区调整下放了23项经济建设管理权限,促进了三个老工业区科学发展,突破高青、支持沂源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全市有4个全省经济强区县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奖励,8个乡镇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有效解决老工业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国有破产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保险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企业办社会剥离工作加快推进,“十一五”以来,共有30个学校划转地方政府管理。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三年来累计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93万人,困难群体实现就业2.2万人。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涉农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2006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全面完成。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先后完成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做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s改革试点工作,调整理顺市与区县财政体制,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和燃油税费改革。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创投产业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试点扎实推进,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六)坚持保增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积极成效。去年四季度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的方针,立足实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为完成《纲要》任务目标创造了条件。一是结合实际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棚户区老旧工矿居住区和城中村整治改造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工业发展新特优工程的意见》和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等政策措施。二是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加大了项目策划、储备和对上争取力度,累计争取中央扩大内需项目205个。坚持把扩大融资作为支撑投资增长的关键措施。今年以来,新增政府融资额155.08亿元,其中发行治污减排专项债券15亿元,争取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3.4亿元,争取省扩大内需调控资金19.89亿元,进一步带动了社会和民间资本投入。三是努力刺激城乡消费。积极发挥消费信贷的引导作用。发行“齐鲁联合旅游年票”,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消费政策,扩大了社会消费。但是也要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竞争力不强;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发展空间亟待拓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等等,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外经贸形势不容乐观,外贸出口增长困难,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解决。

    三、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完成《纲要》确定的任务目标明年是实施《纲要》的最后一年,能否完成《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关键看明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做好今年后两个月和明年的各项工作对于顺利实现《纲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进一步扩大内需保增长。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扩大投资规模。继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努力扩大政府融资。抓住创业板市场开板机遇,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充分利用好天津股权交易市场,搞好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鼓励开展风险投资,支持扩大民间投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二是完善落实各项政策,努力扩大社会消费。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市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消费信贷以及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鼓励消费政策,组织实施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社区商业和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等民生工程,促进居民消费。积极促进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新兴消费,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二)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一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围绕化工、建材、纺织、冶金、机械五大传统产业,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新、特、优”工程,积极发展高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努力培育自主品牌,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项目的拉动作用,继续强化政策扶持,加快规模膨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二是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电子信息、汽车及船舶配套等新兴产业,突出重点领域和优势产品,提升技术水平,做强规模优势,推动一批创新成长型企业加快发展。围绕一个产业,完善一套政策,依托一批园区,引进一批项目,努力打造新兴产业集群。继续做好省级生物医药和功能玻璃高技术产业化基地争取工作。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抓好鲁中公铁联运、齐鲁化工和淄博商贸三大物流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七大物流配送中心,努力打造淄博鲁中旱码头。四是努力发展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特色、高效、生态、精品”基地和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结合城乡结构和农业布局特点,加快发展都市农业。

   (三)全力促进外经外贸加快发展。坚持近抓市场、远抓与国外大公司的战略合作,尽快扭转外贸进出口下滑态势。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扶优扶强。用足用好国家促进出口的各项政策,加大全市100家重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二是抓好在谈在建利用外资项目,切实搞好项目服务。加强在谈在建的43个外资项目和赴港招商签署的16个合同项目的协调推进工作,争取尽快落实。三是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努力加快对外经贸多元化发展。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拓展国外市场营销渠道。积极推进企业开展对外工程承包。

   (四)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工作。一是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下大气力推进企业技术装备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努力发展节能、节地、节材型建筑。二是落实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责任制考核,严格执行区域能耗总量控制制度,全面落实新增高耗能项目等量淘汰制度,建立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上项目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良性机制。三是加强生态建设。集中抓好东部化工区搬迁、孝妇河改造提升及高青北支新河流域治理等重大生态项目建设。

   (五)继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新客运中心、引太入张、张博路附线北延、柳泉路交通枢纽、运动员公寓、“两区三村”改造等城乡重点设施建设。做好晋中南部运煤通道过境沂源铁路项目开工前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积极推进华能白杨河热电竣工投产、华电淄博热电开工建设、山东天源热电项目核准等三个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二是抓好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围绕城市基础设施、能源交通、工业、农林水、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抓好一批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力争明年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开工建设。结合“十二五”规划启动,积极开展重大项目策划储备,为“十二五”规划实施打好基础。

   (六)不断加强社会民生建设。一是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二是进一步完善城镇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大力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安排好弱势群体的生活。三是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工作机制。深化教学、招生、评价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健全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四是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落实医改资金投入,确保完成基本医疗保障扩面和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五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六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实施治安安民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最后一年,完成好《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对于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坚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积极进取,一定会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做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 : 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9053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