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公众号

任前法律考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究探索 > 调查报告
张店区沣水镇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区人大代表第六小组
发布时间:2012-09-10 15:29:46  文章来源:张店区人大   文章作者:张店区人大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力推进沣水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日,沣水镇组织市、区人大代表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征求各方面意见等方式对镇域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产业结构现状

    沣水镇地处中心城区东南方向,历史形成了水泥、建陶、化工、矿产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重而污染大、重而高耗能高耗材、重而附加值低”的问题,使我镇的产业竞争力受到了严重制约和削弱。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土地、环保、节能等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文件,这对我镇部分建材、化工等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我镇按照“转移淘汰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培养催生一批”的思路,分别从建陶、化工、砖瓦企业入手,抓重点,求突破,促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初显成效。

    (一)节能降耗不断深入。一是转移淘汰落后产能。全镇共拆除、关停石料加工厂24家、露天矿山开采13家,拆除燃煤锅炉4个,完成了镇域内6条20万吨立窑水泥生产线的关停工作。初步估算,淘汰落后产能节省用电负荷5500千伏安,每年减排烟粉尘1500余吨、二氧化硫1000余吨。二是推进高耗能企业转型。在对高能耗企业关停整治中,我镇积极引导,使部分企业变被动关停为主动转型,促进了企业科学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其中,由缸瓦厂转型而成的淄博耀鲁工贸创业园,已有2家企业和10余家物流入住,初步形成了规模。

    (二)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推动企业增规模、创名牌、升品位、上档次,完成了镇域内15家建陶企业28条生产线的改造升级。二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充分利用关停企业腾出的2000余亩土地,加大“腾笼换鸟”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电子、医药、精细化工等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不断增加新型产业的比重。山东金安化工双氧水项目、沣铝水泥粉磨站建设一期工程已完成,山东鲲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氧化铝改造项目已竣工投产。

    (三)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充分用好区政府关于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鼓励、补贴政策,大力发展种植名优果品、名贵苗木等长效经济作物。发挥炒米村、张炳村的带动作用,完成土地调整面积5000余亩。以投资1.7亿元的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炒米山名典彩叶示范园为龙头,先后建立起了彤泰农业示范园、昌国特色樱桃种植园,百亩以上核桃园6家,种植面积达2000亩,形成了经济林园区、花卉苗木种植区、观光旅游区三大园区,带动周边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四)第三产业得到提升。本着“稳一强二兴三”的原则,优化服务业布局和结构,重点发展物流、仓储、旅游等产业,发挥三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积极培育服务业发展新优势。坚持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了彤泰集团和山铝的“两业联动”,投资26亿元的集物流、仓储于一身的公铁联运物流园区已开工建设。以炒米山名典彩叶园、昌城特色樱桃种植园、邹振岳、昌国故城纪念馆等项目为带动的近郊生态旅游风景区已初具规模,不断提高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

    二、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我镇工业产品基本上是资源型初级产品,多集中于水泥、建陶、化工、砖瓦企业,技术含量低,生产条件差,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产品单一,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强力发展的底气和后劲不足,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任务仍十分艰巨。

    (二)传统产业节能降耗和技改难度大。虽然我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目前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数量仍然较多,二次扬尘治理难度大,完成各项节能减排指标的压力大。加之原材料、煤电涨价等因素导致企业资金不足,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企业升级改造及二次扬尘治理工作。

    (三)闲置土地急需实现再利用、再发展。砖瓦、“土小”等一系列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拆除后腾出的土地利用率低,急需实现闲置土地的集约利用,解决经济再发展问题。

    (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待进一步加快。我镇农业生产目前仍以传统方式、粗放型为主,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业增长方式相对落后。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仍旧偏低,精深加工能力偏弱,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今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措施

    结构调整是沣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节能降耗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环境保护更是沣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城镇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增强关键在于提高经济结构竞争力,经济结构竞争力则表现为产业结构和自主创新程度。

    今后几年我镇将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中心,坚持“工业强镇,三产兴镇、环境立镇、加快推进城市化”四大战略,努力优化经济布局,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服务业,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一)突破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实践证明,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工艺、落后的设备和落后的技术标准。现阶段传统产业仍是我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我镇经济的竞争力,必须加快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切实把庞大的资产存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一是严格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对各类高能耗企业,坚决予以取缔。二是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快对工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做大做强传统的建材、机电、化工等优势产业。加快建材业升级改造和产业转移,通过提升技术标准和自主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发挥机电业产品、技术优势,重点发展农业机械、化工设备、电力器材和环保机械。三是积极推动辖区企业围绕山铝,加大上下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形成以山铝为中心的精细化工园区。

    (二)招商选资,优化产业结构。“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我镇将着眼产业配套、环境保护,引进关联度高、污染少、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利用好旧村改造和结构调整中关停企业腾出的2000余亩闲置土地,做好储备和置换,为招商引资、发展新型产业、扩大发展规模奠定基础。在昌国路沿线规划建设两个标准化厂房区,充分发挥其“孵化器”的作用,吸引中小型加工、机械制造等低碳环保型企业入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抓好投资6亿元的山东联创低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聚醚多元醇项目、鲲鹏新材料有限公司陶粒砂项目和盈源赤泥综合利用项目等一批节能环保项目建设。

    (三)精细管理,落实节能减排。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确保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进一步明确淘汰目录,限定时间加以整顿,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新上项目。突出抓好山东联创聚醚多元醇、公铁联运物流园、鲲鹏板状刚玉等3个省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加强建陶、化工等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年内,计划关闭、搬迁镇域内的所有混凝土搅拌站、沥青加热站,深入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打造全区最干净的乡镇。

    (四)发掘自身优势,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本着“稳一强二兴三”的原则,优化服务业布局和结构,重点发展物流、仓储、旅游等产业。一是以现代物流企业为主体,积极推动彤泰集团和山铝的“两业联动”,合理布局壮大现有专业市场,充分利用我镇地处东外环、南外环中枢交界处的优势,整合周边物流产业,打造投资26亿元集物流、仓储于一身的公铁联运物流园区。二是加快农业的结构调整,年内计划再调整土地面积3000亩。本着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大力发展都市观光农业。大力实施东部山区生态恢复工程,将炒米山打造成为中心城区的绿色屏障、东部之肺。三是将文化旅游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环节,本着“挖掘内涵、整合资源、提升档次”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炒米山生态休闲、昌国古文化城两大品牌。以炒米山为依托,扶持发展各类都市观光农业园区,将炒米山建设成为集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近郊生态观光旅游区。依托昌国故城开发项目,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优势,打造文化旅游业,构建文化旅游强镇。

版权所有 : 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9053009号